於丹:字解人生

 
漢字,壹筆壹畫,都流淌著我們的血脈,蘊藏著我們的民族情懷。
漢字是握在中華民族掌心裏的紋路,循著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觸摸到所有觀念由來的秘密;漢字也是筆尖下流淌的鄉土,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即血脈。在東方出版社新書《於丹字解人生》中,於丹將帶領我們感受漢字的典雅,喚醒心中的詩意,並領悟其中深厚的哲學思想和人生道理。
什麽是漢字呢?其實,我們中國人提起漢語,常用壹個詞叫“母語”。“母語”是壹個特別有感情的詞,因為母親在我們的親情文化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每逢佳節倍思親”,想家的時候,腦子裏面第壹個跳出來的人,就是自己的媽媽。母親是什麽人?就是不管孩子回不回來,都會壹直倚門守望的那個人,就是那個“意恐遲遲歸”的心(唐•孟郊《遊子吟》),就是壹直等著遊子歸來的那個溫暖懷抱。母語也是壹樣,我們“日用而不自知”,但不管妳對它熟悉還是陌生,妳對它是在變化著還是遵循著,它壹直都會在那裏守護著妳。那麽,靜靜地把心沈下來,順著我們的母語漢字找回去,也許會找到好多讓妳意想不到的觀念、智慧,找到許多人人都應自知的做人的態度、原則。
街坊鄰裏見面拉家常,常說孩子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有的時候我們用壹個詞,就是“惟妙惟肖”。惟妙惟肖的這個“肖”,也是姓肖的肖,常用的組合詞有酷肖、肖像等等。那麽,這個“肖”字的本義是什麽呢?
在古文字中,我最早看到它本義的時候大吃壹驚,因為這個象形字就是壹個帶著血水的胎兒,剛剛生出來的,血水淋漓。這個胎兒從孕育的那壹刻起,就帶著家族的血緣、基因。《說文解字》上講:“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我們有時候說某個孩子沒有繼承祖輩的品德,或者做人做事沒有繼承家族的門風,就叫作“不肖子孫”。
從最早這樣壹種血緣繼承、相貌相似的“肖”,後來又演變出了壹些同音字,我們更熟悉,就是孝順的“孝”。
“孝”這個字是上下結構:上面的字頭,我們今天叫作老字頭,老、考、耄、耋等都是這個字頭;下面就是壹個孩子的“子”。大家可以看壹看,從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這個字都是壹個小孩子背上馱著頭發蕭疏的老人,或者是用手攙扶著老人。百善孝為先,什麽是中國人的孝呢?就是壹個孩子願意用自己的行動扶持自己的長輩,讓老人既能安身又能安心。
過年時壹家人吃團圓飯,都是晚輩們先給長輩敬酒,祝老人健康長壽。那麽,中國人說長壽這件事兒,好多都是從拆字上來的。八十八叫作“米壽”,大米的這個“米”字拆開,就是八十八。九十九叫“白壽”,因為九十九離壹百就差壹歲了,把“百”字上面的壹橫拿掉,就是白色的“白”,所以叫作白壽。人生七十古來稀,如果家裏的老人家硬硬朗朗地活到了壹百歲,這是壹家人的福報和榮耀,更說明了晚輩子孫的孝順和對老人的照顧,鄉裏鄉親提起來都要豎大拇指的。人活到壹百零八歲叫作“茶壽”。茶字的草字頭,大家會把它看作二十;中間的“人”字拆成壹個“八”;下面的“木”字又是壹個八十;所以,二十加八再加八十,正好就是壹百零八。
簡簡單單壹個“孝”字、壹個“壽”字,這裏面就蘊藏著無窮的學問和道理。這也是中國方塊字的獨特魅力,它值得我們每壹個中國人去細心體悟。
來源:鳳凰網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