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傳奇:張小泉剪刀
明末清初之際,皖南黟縣有一出身鐵匠之家的張思家,為逃避戰亂,逃到了杭州,他在杭州立下足後,則於市中心城隍山腳下的大井巷搭棚盤竈,架起爐砧,開設了一家“張大隆剪刀鋪”。張家原先即以鍛打剪刀出名,其打出的剪刀,鍛工精細,刀口鋒利,輕巧靈活,順手合用。眼下張思家重操舊業,當然更不遜色,打制出來的剪刀,制作精細,用料選優,而且價錢公道,因此產品深受顧客歡迎,不久即享譽全城,生意做得紅火。
後來張思家去世,其子張小泉繼承父業,進一步改進剪刀質量,選用優質鋼材,創造“鑲鋼工藝”,使剪刀更為鋒利而耐久。以致聲名遠播,吸引了眾多的外地顧客,生意較之以往益發興旺。不想這樣一來,卻引起了同行業競爭者的眼紅。許多剪刀鋪生產的剪刀打著張大隆的牌子。因張家信譽受損,張小泉一氣之下,則將自家的“張大隆”招牌摘下,換上了“張小泉”店名,並且還在剪刀上刻上“張小泉”字樣,而且服務項目上實行包退包換,不管生意大小,對待顧客一視同仁。如此服務態度使顧客十分滿意,生意越做越順,張小泉剪刀成了舉世聞名的國貨。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在杭州用了張小泉剪刀,認為比宮中的剪刀還要好用,不禁龍顏大悅,親自題寫了張小泉店名。這以後杭州地方官每年向北京宮廷進貢的供品中,便少不了張小泉的剪刀。張小泉益發聲名大振,後來清末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張小泉剪刀獲得了銀牌獎。1919年,又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在評比時,曾當眾試驗,一把一號剪刀連續5次把50層白細布一剪剪斷,剪刀口完好無損,觀者拍手叫絕。
入民國後,張小泉的生意發展到上海、蘇州、南京以及河南等地。而杭州以外的店鋪多為杭州張小泉的內親外戚或老店職工開設的。往往在張小泉店名後面,加上某某記字樣,以示區別。1926年,杭州張小泉鶴記剪刀店的周明正,來南京開展銷售業務。數年後,在太平路上的白下路口租了間門面房,開設張小泉正記剪刀店(後來遷至健康路)。這家店既打著張小泉這塊金子招牌,又“原汁原味”保持杭州張小泉鍛工精細、刃口鋒利、輕巧靈活、價廉物美的特色。其剪刀毛坯來自杭州,在南京店內加工,形成前店後場,起到宣傳和廣告作用,而且店內售出的剪刀實行“三包”(包退、包換、包修),還免費代磨三次,因此深得南京城內及蘇、皖各地客戶的信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南京張小泉剪刀店毀於戰火。抗戰勝利後,恢復營業,接著,周明正的兄弟、親戚和原店職工,又在南京各商場內開設張小泉剪刀店六處,他們把剪刀店的招牌改成刀剪店,以示區別。同時擴大各種刀具的經營。但由於通貨惡性膨脹,各商店均身陷困境,至解放前夕,除正記店勉強支撐外,其余各家均關門歇業。
新中國成立後,張小泉得到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得以繼續發展,在1956年的公私合營高潮中,南京張小泉正記被批準建立單獨的公私合營企業,店主周明正為合營店主任。合營後的張小泉店,一面整修店容店貌,拓展營業門面,重整傳統特色,恢復服務項目;一面擴大經營業務,引進外地名牌商品,形成以剪刀、刀具為首的名牌小五金系列經營商店,從此業務蒸蒸日上。改革開放以後的1993年,商店遷至健康路34號營業,生意越做越火。秦淮區政府則將這家老商號列入南京夫子廟商業文化旅遊區規劃之中。
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