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崛起綠色希望——中國態度到中國貢獻的當代樣本
在黃河母親澎湃而溫情的臂彎裏,有壹首激昂的歌穿越地底傳向天外。曾經的“生命禁區”變成了生命綠地,曾經的主要沙源地變成了青翠叠起的綠色傳奇。這是生態革命之歌,是青春奮鬥之歌,是新時代中國精神凝練出的中國貢獻之歌。它將美麗家園、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壹的夢想和哲學思維,寫在了廣袤的中國大地上,為世界的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國樣本,刷新著中國風采。
1.86萬平方公裏的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位於河套平原幾字彎裏的黃河南岸,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身處黃河幾字形大拐彎的河套地帶,自然具備了發育成長的先期條件,曾經為水草豐美的宜居之地,人類文明的搖籃之壹。但由於自然和人口地理變遷的原因,千百年間逐漸荒涼,沙患嚴重,沙逼人退,又以沙海著稱。
遼寧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報告文學專著《春歸庫布其》,以全景式的紀實手法對庫布其沙漠治理和模式進行了頗有新意的解讀。其中對國家態度和民間熱情包括社會力量相互呼應的生動書寫,對中國向世界貢獻的中國方案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視野開闊,資料史料采訪紮實,勾勒了庫布其沙漠的前世今生,在宏大的時代背景上,突顯了荒漠化治理的中國態度和民間意誌整齊勃發的動人場景,令人信服地詮釋了壹個國家從上至下、由下而上眾誌成城的獨特治沙路徑,為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供鮮活印證。作者著重從半個世紀前落筆,歷史鉤沈、現實聚焦掃描點面結合,曲折有致。
上世紀50年代,中國的治沙帷幕就已波瀾壯闊地展開。從治沙開始到創造奇跡,從開篇到尾,作者始終立場鮮明地豎起了國家意誌、國家行為、國家政策主導的大旗,奠定了主流敘事的明朗格調。50年代初,國家在相關地域相繼建起了治沙站、林業機構,繼爾聲勢浩大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奏響了中國生態革命的序曲。隨之,“三北”地區應運而生了6個機械化林場,伊克昭盟機械化造林總場就是其中之壹,這是鄂爾多斯地區史上第壹個大型國營公益型林場,壹直是率先奮戰在庫布其沙漠的主力。此後壹系列政策措施隆重出臺,強力推進了中國生態建設步伐。
作者對沙漠治理的國家態度、國家工程、國家調度能力的極為贊許,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戰略格局深度把握的價值立場,也傳遞了生態革命中的中國聲音,在今天有著極為重要的當代意義。
正是在國家態度、系統工程的有力影響下,中國人的堅韌意誌和自覺行動,尤其是對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的摯愛之情,讓他們在治沙壯舉中彈奏出令人心動的交響。
作者在紀實性與文學性努力平衡的基礎上,以“地球衛士獎”獲得者王文彪的人生追求為契機,重點描繪了其冒險創業創造自覺精神,勾描了由數十個團體、個人組成的活躍、奮鬥在治沙壹線的人物群像,王明海,趙永亮,高毛虎,包括遠山正瑛,以及斯仁巴布、敖特根花、張向前、王雙喜等壹大批沙漠之子和農牧民,他們懷著對故鄉深沈的愛,從國家意誌中觸摸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希望。他們艱苦創業,不畏艱辛,前赴後繼,始終體現了渴望過上好日子的熱情所催生的巨大生產創造力。在作者的筆下,國家與民眾齊心協力、眾誌成城的感人情景真實鮮活可信,重點突出,層次清晰,並意味深長。 其實,中國人從來不乏堅定意誌和奮鬥精神,可貴的是,他們種下的每壹片綠色裏,都迸發著與國家利益的高度看齊意識,綻放著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的美麗夢想,折射了矚目綠色發展、天人合壹的自覺追求。作品的重要特點是寫人,寫人的故事,有大量真實的人和事,有很多動人的畫面與思考。
隨著文字的展開,人們可以跟隨作者壹同走進庫布其,走進艱苦卓絕、百折不撓的治沙歷程和奔向美好未來的奮鬥現場,從而收獲感動和力量。作品思想站位高,主題意蘊豐厚。在形象展現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時代精神風貌之際,也讓我們看到了黨和國家的戰略決策、頂層設計與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之間的深刻關聯,看到了突破公益性環保的傳統觀念,引入社會力量,形成社會多元投資生態建設的新思路新格局。
看到了黨委政府政策性主導,企業產業化經營,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科技持續化創新,國家、集體、團隊、個人攥成壹個拳頭,齊心協力,萬馬齊發的壯觀景象。近70年的治沙成果,自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共同發力,民眾意誌與國家工程的相互融合,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生態修復優秀樣本,無聲宣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寬闊前景,宣示了壹個國家極為自覺的責任擔當精神。
作品的敘事有格調有層次,視角輻射多元。寫精神又超越了精神,寫修復又超越了修復。中國曾經有過漫長的積貧積弱、落後挨打的歷史,有過荒漠化、汙染化嚴重之際,遭受來自國內外各個方面的質疑。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的成功,向世界展現了前進中的中國日新月異發展的壯觀身影。庫布其治沙模式不僅講科學有創意,還可以復制,可以對世界綠色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和經驗。在庫布其的治沙歷程中,我們看到意誌和熱情,也壹再看到科學創新的偉力,看到多樣並舉、多方受益的可持續途徑,看到人與自然重新握手言和的現實遠景。這是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結果。
作者對治沙模式的過程認知的多維度書寫,體現了觀察視角、敘事風格、感性向理性深入、紀實性與文學性兼容、現實與理想主義情懷的自然交匯、有機盤活。社會學、生物生態學、人文歷史及社會現實的相互融合,沙漠的自然、財富、思想資源的人地關系的深入剖析,以及因地制宜扶貧機制和運營模式的提煉等,顯示了作者概括升華、重新構造能力。“治沙史也是科技史,治沙模式的核心,是尊重自然規律,尊重經濟規律。”“市場化治沙成為庫布其治沙成功的關鍵。”這樣的診斷飽含著對科技治沙、以人為本的足夠尊重,對人類曾經的“征服自然”“人定勝天”思維的深刻反思。
由於中國走出了壹條生態與經濟並重,治沙與治窮共贏的防治荒漠化道路,庫布其沙漠治理的人間奇跡,被全球生態修復所關註。如今,全球正面臨著荒漠化威脅,荒漠化面積已達3600萬平方公裏,占整個地球的四分之壹,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約9億人。到20世紀末,全球已損失三分之壹可耕地。而在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已有三分之壹面積被綠化,綠化面積達6000多平方公裏。庫布其沙漠的治理模式日益引起廣泛關註,成為國際治沙的典範,被聯合國向全世界推廣。
作品題材重大,格局寬廣。將庫布其治沙放置於宏闊的歷史和時代發展鏈條上,放置於世界的治沙坐標中,以豐富生動形象深刻的觀察與把握,揭示了庫布其沙漠治理成功的經驗、模式、精神以及背後的中國價值、中國思想。客觀態度、真誠立場、生動書寫,賦予中國樣本、中國貢獻以鮮活的時代氣息,昭示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的真理性和人類意義。
庫布其生態治理模式走出了中國,走向了非洲,延伸至壹帶壹路國家,並走向世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同時又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從而在新的生產力水平和新的生產方式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庫布其生態文明模式驗證了人類綠色發展理念的當代意義。
作品是中國故事中國精神的藝術表達,格外彰顯了新時代中國人民在人與自然和諧相生中不斷達到的哲學審美新高度。它揭示了中國共產黨能帶領中國人民創建壹個新中國,同樣能在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理論中國文化指引下,帶領人民走出壹條充滿中國特色、以生態文明造福人類社會的綠色發展之路。
(作者:劉玉琴,系《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