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花木蘭》重返京城舞臺 重溫一代巾幗英雄故事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編輯/喬穎 自2017年首演以來,舞劇《花木蘭》已經走過了第六個年頭。 7月20日,由“舞壇雙子星”周莉亞、韓真導演編導、人氣舞者郝若琦、夏天領銜主演、併曾榮獲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最高獎項的獲獎劇目——舞劇《花木蘭》重返京城,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完成首場演出。全面升級的舞臺,帶領觀眾重溫一代巾幗傳奇花木蘭的英雄故事。 舞劇《花木蘭》以“孝”“忠”“愛”為主線進行串聯,講述了北魏時期,一位美麗的少女走嚮巾幗英雄的旅程,從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完成使命、追求愛情到回歸和平與自由,重塑一代巾幗英雄史詩。《花木蘭》的舞臺音樂融合了多種風格和類型的樂器,配合不同的舞臺場景,展現了豐富的情緒。急促的小提琴聲響起,眼前是戰爭來臨前的緊張和不安;悠揚的湖北小調傳來,舞臺上是美滿家園的幸福感……當二胡碰上小提琴、古箏交會雙簧管、舞劇搭配交響樂,音樂的完美融合,不僅讓觀眾感受到歴史人物的魅力,也嚮世界講好中華傳統故事,傳遞中國好聲音。 在舞臺之上,“圓”,是貫穿整部舞劇《花木蘭》的線索。圓形轉盤設計就像電影的蒙太奇手法,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為單一的舞臺創造了更多的場景和可能性。圓形舞臺快速轉起,錶現兩軍的激烈對陣,緊張感愈發強烈,讓觀眾仿佛置身硝煙彌漫的沙場。當徵戰的戰士們一一倒下,圓形舞臺再次轉起,出現了一幕幕戰士們想象中與家人團聚的畫面……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巧妙的“圓”形設計與錶達,像小圓桌、銅鏡等道具設計。這些“圓”不僅在視覺上賦予了舞臺大片質感,也在無言中連綿不斷地替人物訴說著情感。它們隨著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完成使命、追求愛情到回歸和平,實現“自我發現與認同”的輪回。 舞劇《花木蘭》為2023首屆“天橋舞蹈演出季”的第四個演出劇目,將持續演出至7月22日。直到8月底,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還將有芭蕾舞劇《旗幟》、芭蕾舞劇《白蛇傳》、舞劇《西遊》、舞劇《紅樓夢》四部舞劇輪番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