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朝曦:科學與人文的真理

 

“人性,是把人與動物區分開的本質東西,人無敬畏之心,這個世界不堪設想。人要有夢想,而且是理性的夢想。”
顧朝曦,曾任國家旅遊局副局長、雲南省副省長,現任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做客中國文化視窗,與主持人詩童深度對話,探討關於科學的本質、科學與人文之間的關系、我們如何正確的運用科學指導生活、領導幹部應該如何學好用好科學發展觀等問題。
“我們這一輩人騎馬征戰,為的是讓我們的子女能夠慢下來,從事科學與哲學,為的是讓我們的孫子後輩們有機會去從事音樂、舞蹈、繪畫、藝術……這些人文的東西才是人類最後的追求。”
“人性,是把人與動物區分開的本質東西,人無敬畏之心,這個世界不堪設想……人要有夢想,而且是理性的夢想。”
這些問題,既蘊含著高深的理論,也無不關系到我們的個人生活和國家命運。

 

訪談精彩片段——
詩童:科學和文化,它們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個人和國家應該怎樣看待它?
顧朝曦:在我看來,科學與人文是人們共同生活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的知識,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科學家追求的是科學知識的普遍性和廣泛性,藝術家也一樣。科學家是在力圖用他們的知識去探求客觀自然界當中健康中的規律,並把它們總結成為定律,這種定律運用的越廣泛、越深刻,那麽這個科學就越有價值;人文也是一樣,藝術家用他們的創作靈感,去喚醒人們的意識和潛意識當中的那些情感,這種情感越深刻,這個藝術價值表達的感染力越廣泛,時間跨度、地區跨度越大,這個藝術就越優秀,所以我說,科學和人文就如同一個硬幣的兩個面,是人類共同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知識的)兩個朋友。
詩童:我們如何看待科學文明發展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
顧朝曦:科學本身是中性的,我們用科學知識改造生活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它跟文明的其他元素水乳交融,比如你到黃河瀑布去參觀,往那兒一站,今天的人們都在說,流量多少?泥沙多少?峰值是多少?都是一些術語,哪裏還有李白的將進酒,“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入海不復回”這種意境和美感的消失,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我覺得是當下人的幸福指數難以提高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就在這,我們忽視了這種藝術的美感和它存在的價值,追求數據不是不重要,但是你需要把跟其他元素它水乳交融,才能對我們的生活起到更美好的影響。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中國文化視窗”時代人物”訪談視頻(采訪:詩童 /編輯:雪松/後期: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