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央視春晚總導演黃壹鶴去世 他讓年夜飯多了笑聲

黃壹鶴在1983年央視春晚現場。

4月8日淩晨,首屆央視春晚總導演黃壹鶴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黃壹鶴不僅開創了春晚的先河,而且擔任了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90年五屆央視春晚的總導演,為觀眾奉上了與年夜飯同等重要的精神文藝大餐。黃壹鶴曾回顧自己的春晚生涯說,“感覺自己沒有白活,給人們做了這樣壹件好事。”

去世消息引發眾人緬懷

據中央電視臺人力資源管理中心消息,首屆央視春晚總導演黃壹鶴於4月8日淩晨2時40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

消息壹出,演藝界人士紛紛表示了對黃壹鶴的緬懷,並高度評價了其藝術成就。擔任過首屆央視春晚主持人的姜昆稱,“黃壹鶴是中央電視臺文藝編導的先行者,他開創了文藝娛樂節目的先河,為中國人民、全世界華人送去了歡樂愉悅和精神食糧,且培養了壹大批中國電視文藝導演的中堅骨幹,黃壹鶴於中國電視文藝功不可沒。”網友們也表達了對黃壹鶴導演的懷念,“他為中國觀眾創造了和年夜飯意義等同的春晚。”

黃壹鶴1934年出生於遼寧沈陽,1949年參軍,在解放軍某部文工團從事音樂創作,1950年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60年轉業到中央電視臺從事編導工作。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冰封已久的文藝氣息開始湧動,為了適應廣大人民群眾對於精神文化的需求,1983年央視決定舉辦首屆春晚,時任央視文藝部歌舞組導演的黃壹鶴接下總導演重任,從此他的生平便與春晚緊緊地聯系在壹起。

設立主持人、實況直播、開設熱線電話,這些如今晚會中的常規操作,都是由黃壹鶴在1983年首屆央視春晚中首創。以《難忘今宵》作為結束曲、確立小品的節目形式,也都是由黃壹鶴壹錘定音。黃壹鶴的開創精神,鼓舞著大批的電視工作者,也感動著億萬觀眾。

五盤點播條

讓《鄉戀》現場解禁

在1978年之後,央視也曾舉辦過多次迎春晚會,但均沒有擺脫說教為主的色彩。扛起1983年央視春晚總導演大旗的黃壹鶴,決心要創作出壹臺讓觀眾耳目壹新的晚會。在此之前,電視節目中還沒有主持人壹說,只有報幕員、播音員,而黃壹鶴領導的導演組希望加入具有臨場發揮和快速反應能力的人,於是想到了相聲演員馬季和姜昆。導演組又找來了受過專業戲劇訓練的喜劇演員王景愚,以及當時最火的電影演員劉曉慶,共同組成了壹個新鮮的主持陣容。

黃壹鶴又大膽地提出了要在春晚中采用直播模式,這壹方案遭到了導演組的集體反對,就連身為主持人的姜昆都對他表示不解。黃壹鶴向姜昆解釋說:“足球賽不看直播,看錄播有意思嗎?我要讓中國所有觀眾跟我們壹起過春節的時候,有壹個身臨其境的感覺。”最後黃壹鶴力排眾議,在領導的支持下讓首屆央視春晚采用了實況直播。

與現在央視春晚豪華的演播廳配置、美輪美奐的舞臺效果不同,首屆央視春晚只有區區600平方米的演播室、5臺攝像機、60多位演職人員、200名現場觀眾。為了讓觀眾更具有參與感,首屆央視春晚還開設了熱線電話,而這壹舉動也促成了1983年春晚的最大亮點——《鄉戀》的解禁演唱。

李谷壹在首屆春晚上壹連演唱了7首歌曲,但是觀眾最想聽的是那首被禁的流行歌曲《鄉戀》。觀眾瘋狂地撥打熱線電話點播《鄉戀》,黃壹鶴將整整五盤點播條拿給正在現場的時任廣電部部長吳冷西,最後他拍板說:“黃壹鶴,播。”《鄉戀》就這麼解禁了。後來觀眾給黃壹鶴寫信來說,“這樣壹臺晚會,能夠把《鄉戀》給唱出來,感覺到妳們真是與人民心貼心的電視臺。”這些話讓他看得掉下眼淚來。

2012年,央視春晚30周年之時媒體舉辦的“我最喜愛的歷屆春晚”觀眾票選評選中,首屆春晚以40萬票高居榜首。這屆春晚也被網友評選為1983年最具影響力的歷史事件。黃壹鶴回顧自己的春晚生涯,認為當初春晚的成功在於“讓大家感到骨肉團圓,要讓人民感到春晚是他們自己的晚會,而不單單是看演員美不美,穿得好看不好看”,就如同觀眾爭先恐後地點播《鄉戀》,是因為那首歌傳達了人們的親情。“如果壹個晚會能把這種人心抓住,人們怎麼會不喜歡呢?說穿了,春節晚會是人性真情的留戀。”

堅持力保

《難忘今宵》成經典

壹炮打響的首屆央視春晚,讓1983年成為“春晚元年”,自此之後,央視春晚成為中國觀眾每年除夕之夜的期待。1984年的央視春晚,同樣由黃壹鶴挑起大梁,他又繼續突破,完善了春晚的形制。

在這屆春晚上,黃壹鶴覺得缺少壹首能夠為整臺晚會畫上句號的歌曲,於是他找到了喬羽作詞、王酩譜曲,創作出了壹首表達親人團圓、祝願祖國的歌曲。但是這首歌曲在導演組內部引起了巨大爭議,很多人認為歌曲過於抒情,甚至覺得它軟綿綿的像哀樂壹樣,可黃壹鶴力主保留。在1984年央視春晚的結尾,李谷壹面向全國觀眾娓娓唱出,“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從此,這首《難忘今宵》成為央視春晚的保留曲目。

現在觀眾早已習慣了港臺藝人登臺,可是在1984年央視春晚之前,這還是壹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而黃壹鶴又壹次把不可能變成了現實。他無意中在中巴車上聽到了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便打算邀請他來參加1984年的央視春晚。壹直到臘月二十七晚上,距離開播還有不到三天,港臺演員終於確定可以參演。黃壹鶴說大家當時激動到失語,“彩排結束後,沒有語言能表達當時的心情,就只剩下壹個動作,大家都啪啪地猛打對方的後背,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小品這個晚會特有品種,也是由黃壹鶴發明的。在1983年首屆春晚上,黃壹鶴將啞劇《吃雞》推上舞臺,到了1984年春晚,他就想再推出壹個有語言的表演節目。當時憑借電影大火的演員陳佩斯和朱時茂,讓黃壹鶴看到了兩人戲劇性的反差效果,於是他親自打電話讓兩人共同創作表演節目。節目試演到壹半的時候,“笑聲沒了,壹看馬紮上也沒人了……地上爬起壹個人,又爬起壹個人,都捂著肚子,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節目好笑成這樣,黃壹鶴不禁擔心,“會不會被視為大毒草痛批壹頓啊?”陳佩斯和朱時茂也因為壓力過大在晚會開始前躲了起來,最後黃壹鶴找到他倆含著淚說道:“這個節目沒有人說可以上,但是也沒有任何人說不能上。我是晚會的導演,我就可以做決定了:上!出了問題我負責。”第壹個春晚小品就此誕生。

“黃壹鶴始終以壹種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自覺地對待自己所追求的事業。如果說靈性是壹位藝術家成功的基礎,那麼黃壹鶴的成功應該說是建立在對所從事工作的壹種執著精神上的。有了這種執著的精神,才能夠想別人所不想,為別人所不為;有了這種執著的精神,才能促使人在進軍目標途中,不斷發現新的境地,發掘新的潛力。”姜昆如此評價黃壹鶴導演。(劉雨涵)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