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賓與宮廷風箏
作為風箏世家的第四代傳人,劉賓被父輩寄予厚望:把有上百年歷史的風箏制作手藝傳承、發揚下去。
然而,15年前,25歲的劉賓接下這份家族重任時,他的心中多少有些不甘。因為美術設計專業畢業的劉賓,並沒有像大多數同學那樣從事平面設計、影視制作、動畫等,卻成了一名手工風箏匠人。
從事風箏事業15年來劉賓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世俗的偏見”:在大多數人眼中,風箏不過就是孩子手中的“小玩意”。“現在,人們不會介意花200元吃一頓大餐,或者看一部3D好萊塢大片,但卻沒有幾個人願意把這麽多錢花在一只小風箏上。”這些年來他一直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改變這種“偏見”。
幾代人手藝的傳承
劉賓的太爺爺曾是清朝末期在紫禁城做彩紮的工匠,負責為皇家制作燈籠、扇子和風箏。太爺爺最喜歡做風箏,他熟練掌握了風箏制作的宮廷技法。
劉賓的爺爺和父親繼承了祖輩的風箏手藝。2003年,他和爺爺、父親共同創建了家族風箏品牌——三石齋,寓意以祖孫三代為基石,使得北京宮廷風箏手藝能夠堅若磐石地發展下去。
三石齋風箏是北京風箏的重要代表流派,以精、細、雅的設計理念得以傳承了上百年。“精、細、雅”是劉賓的爺爺劉匯仁先生制作風箏的主要特點。“精”,即選料精,所用的毛竹,陰幹三年後才可以使用。絹是選用南方出產的絲料,顏色按傳統配方自己調配。“細”是指工藝考究,嚴格按照傳統工序制作,講求工藝美。“雅”是畫面清雅、工整,文化內涵豐富,圖案設計嚴謹。劉賓說,一名匠人制作一只風箏,從畫圖到最後可以放飛,通常需要20天時間。
劉賓從小跟爺爺一起生活,他很喜歡看爺爺做風箏。劉匯仁的8個孫子中唯獨劉賓對風箏的制作格外鐘情。於是爺爺便有意地培養他繪畫、構造方面的能力,並將制作風箏的全部工藝毫無保留地教給了他。10歲那年,劉賓組裝了第一只“沙燕風箏”。他的父母發現他對風箏的設計和制作有著超乎尋常的悟性和靈感,於是決定培養他作為風箏手藝的繼承人。
從13歲起,劉賓成為一名美術專業生,開始系統學習中國傳統美術和西方美術,大學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美術學院平面美術專業。
風箏帶來的好運
劉賓的三石齋風箏店位於北京地安門大街,裏邊擺滿了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風箏。他的風箏大多是手工制作,平均售價在200元以上,最貴的風箏價格上萬元。劉賓並不覺得自己定價“誇張”。“一只小小的手工風箏濃縮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每個工匠的智慧。”
2005年他的風箏生意開始蒸蒸日上。那一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發布,其中“福娃”之一的“妮妮”的造型創意就來自三石齋的“沙燕風箏”。按照中國民間傳說,燕子在家裏築巢預示著好運就要到來。
風箏的確給劉賓帶來好運。2008年他店裏風箏的銷售額可以達到每月10萬元左右。那年的8月三石齋風箏還接待了要購買風箏的荷蘭王儲。那幾年,劉賓就像一位中國的文化大使,經常被邀請到國外交流、介紹、演示中國的風箏手藝。
2011年,中央芭蕾舞團邀請他制作一只風箏送給外賓,來紀念他們《胡桃夾子》的演出。在他花了一年時間設計的十幾款風箏中,最後“青花芭蕾”被選中。它以沙燕風箏的形狀為基礎,圖繪上青花瓷的顏色,並把“燕子”的尾部改造設計成芭蕾舞演員腳尖點地的造型。
從那以後,劉賓開始有意識地嘗試把各種傳統文化元素綜合到他的風箏作品中,比如敦煌的“飛天”、壁畫,木版畫,還有西藏的唐卡藝術。
他還努力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他在店裏引進了先進的手繪液晶屏、3D打印機、掃描儀等數字化工具,並運用流行的設計軟件為風箏制圖。相比父輩的作品,劉賓激動地發現,原來傳統的手工技藝和現代科技的結合十分完美,可以使風箏制作更加精細、高效、自如。
傳承者的孤獨感
他比15年前感到更加孤獨。有媒體說,他是“北京最後一位手工風箏匠人”。
制作風箏的手工技藝也在浩浩蕩蕩的城市化進程中,瀕臨消失。劉賓說,過去在北京和天津周邊的農村地區,“家家戶戶都參與制作風箏”。但現在村民都湧向城市尋找工作。為降低成本,由低質量的材料和機器制成的風箏,也不斷拉低市場上風箏的價格。
如今參與到風箏廠手工制作風箏的工人已經越來越少,風箏的貨源數量便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面對這樣的問題,劉賓及時地做出了轉變,由原本的風箏銷售為主文化傳播為輔的路線轉變為文化傳播為主輔以銷售風箏。
現在,劉賓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店裏開辦風箏制作的課程。他說,這樣一來是為提高收入,二來是讓更多的人享受制作風箏的樂趣。
小小的風箏承載著深厚的文化,也承載著劉家老少幾代人的夢想。三石齋的傳統風箏並不像現代風箏那樣能夠飛到幾千米的高空,但卻滿載著制作者濃重的情懷。“我接手15年了。我不會剪斷我手中的風箏線”,風箏被劉賓視為自己生命中最熱愛的事業。
來源:人民畫報